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86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时间:2025-10-21 16:19
周胜益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编制“十五五”中药材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的建议》(第0686号建议)已收悉,经研究,并结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省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的建议
“十四五”期间,全省锚定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目标,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系统集成,聚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高位推动,将中医药产业纳入13条产业链之一,组建了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工作专班,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医药)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二是省政协发起设立“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并在湖南设立中药材产业中心,积极探索“研发在大湾区、产业化在湘赣粤、市场向海外”的中医药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构建中医药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三是省直多部门同向发力,相继印发了《湖南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6-2025年)》《湖南省中医药“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林下中药材种植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四梁八柱”。四是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梳理整合近年来省内外关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借鉴外省及有关行业的做法,拟制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种业创新、种植规范、生产提质、应用支撑、商贸流通、融合发展、企业培优、提升品牌、创新动能、统筹协同等方面提出若干具体支持举措,打通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难点、卡点问题。
下一步,省中医药局将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为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关于“十五五”中医药规划编制的建议
一是省发展改革委已将《湖南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健康湖南“十五五”发展规划》纳入全省“十五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清单,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省财政厅同意设立编制项目专项经费支持湖南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二是今年2月,省政府主持召开了湖南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座谈会,就规划编制工作与国家层面中医药产业专家进行专题协商。三是省卫生健康委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订《湖南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合作协议书》,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由黄璐琦院士为领导小组组长、仝小林院士等23位专家为指导组成员的规划编制工作组。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联合相关部门组建相应工作组,规划编制工作组已分批次组织专家来湘就中医服务能力、文化宣传、国际交流、中医药产业等开展专题调研。该规划文本目前正处初稿起草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印发。四是省药品监管局也积极开展“十五五”药品安全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支持中药研发创新,积极推动中药新药转化,全面加强中药安全监管和智能化提升。
下一步,省中医药局将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牵头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链发展”职能,协调省直各相关部门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统筹各方资源,注重上下衔接、前后结合,扎实推进《湖南省“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工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中药材品牌培育的建议
一是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培育大健康产业工作方案》,明确要提升“湘九味”品牌价值,壮大‘湘九味’道地药材等特色药材产业及深加工规模,加快推进促进干细胞修复的新型中药研发,培育5-10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中药大品种,促进经典名方产品化产业化等。二是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湖南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占60%以上;培育“湘九味”中药材公用品牌,推动29个中药材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三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实施制造业“三品”专项行动,系统推进消费名品方阵建设,加快推动品牌传播和价值赋能,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优质品牌。靖州茯苓已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四是省中医药局、省药品监管局等四部门发布《湖南省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认定“湘黄精”“湘玉竹”等35个道地药材及主产区。五是省中医药局联合省政协港澳台外事委员会举办湘港交流合作中医药产业推介会,组织了龙山县湖南省恒龙中药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会参展,推动中医药企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合邵阳市政府举办2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组织包含湘西州在内的中医药企业、专业采购商参会,实现“发湘声、树湘品、育湘药”积极成效。
下一步,省直相关部门将继续推进以“湘九味”为核心的中药材品牌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三品一标”“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等政策项目和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湘九味”中药材论坛等交流平台的作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关于做大中药工业方面的建议
近年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中药工业工作,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链延伸,推动中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省工信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药品监管局印发《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培育办法》,发布两批重点品种,共计96个,其中中药品种达45个。湘西宏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34家医药企业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标杆企业。二是省中医药局、省药品监管局积极支持湖南省医药行业协会成立中药饮片产业分会,支持全省中药饮片领域的优势资源整合,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为细分领域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三是积极培育打造产业集群。永州市特优中药材提取产业集群获评省级制造业先进集群。隆回县金银花和龙牙百合高值化利用产业集群、靖州县茯苓深加工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湘潭县湘莲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进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对象名单。
下一步,省直相关部门将联动地方政府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平台布局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我省中药工业业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延伸,建设原材料基地,鼓励和支持相关中医药企业提升中药材衍生产品研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能力,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打造中成药大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关于做优中药材种植方面的建议
一是省中医药局、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出台《湖南省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示范建设工作实施细则》,以创建湘产道地与特色药材“三个示范基地”(良种繁育、生态种植养殖、初精深加工)为抓手,推进中药材GAP示范建设。建立市州政府牵头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依职责检查和开展技术指导的工作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支持中药企业自建、共建、联建或共享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二是省中医药局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支持龙山县恒建百合开发有限公司、湖南鸿光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龙山县印家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开展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定制药园、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道地药材标准化、集约化种植。三是省药品监管局先后指导新邵南陌生物、一方天江药业、九芝堂、恒修堂药业、衡岳中药、湘西宏成等10余家企业建立50余种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标准化基地。
下一步,省直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同时积极支持龙山县发挥自身基础优势,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一是将开展2025年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遴选工作,鼓励龙山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申报项目。二是将启动动态增补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品种目录,指导有关地方政府建立工作机制,推动行业制定加工技术规范,促进我省道地药材向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将在2025年底完成中药材GAP第一批重点品种和重点企业的示范建设,并陆续启动第二批、第三批示范建设,着力提升我省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5年5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