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85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时间:2025-10-21 23:06

陈刚、陈文剑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打造“中医+公益”枢纽平台 助推湖南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提案》(第0785号)提案收悉,经研究,并结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搭建“中医+公益”枢纽平台

志愿服务是医疗救助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省在中医药领域志愿服务工作快速发展,一是涌现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如湖南中医药大学杏林烛光支教队、湖湘小仲景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焦珞珈获评2024年全省最美志愿者,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爱心志愿服务项目获2024年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精山银山——偏远地区中药养殖种植户技能帮扶计划》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湖湘小仲景中医药文化夏令营》《绿建未来——中药渣绿色回归新征程》分获得湖南省第七届“雷锋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铜奖,《东篱菊香——推动金丝皇菊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荣获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普影——医疗影像健康云管家》获铜奖;《“药护携手,疫散花开”志愿服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全省中医药系统各单位以全国、省级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团队为载体,围绕雷锋月、妇女节、国医节、儿童节等节点,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及中医特色疗法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如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在湘赣边地区广泛开展“杏林百医健康行”志愿服务项目,四年来,共开展义诊309场,讲课441场,百余名专家参与义诊讲课活动,服务百姓52000余人次。该院自2022年每月6日、16日、26日在门诊大厅开展义诊活动,共派专家306位,举办大型义诊活动108场,现场提供艾灸、火龙罐、耳穴压豆等10余种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服务百姓近1150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你们所提的宝贵建议,凝聚更多力量,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壮大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志愿服务队伍。构建中医药院校、医疗机构、药企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志愿服务体系,发展中医药学生志愿者、中医药教师志愿者、中医药专家志愿者、药企志愿者以及退休老中医志愿者等队伍,建立校--企协同机制,鼓励支持全省各中医院、中医药学校以及药企组建专门的志愿服务队,发挥专业特长,保护传承中医药文化。二是指导开展中医药领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分领域、分层级的志愿服务培训,联动中医医院、药企、中医药院校、社区资源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指导开展中医药下乡、义诊、中医药文化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重点关注中医药领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持续扩大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聚焦一老一小关爱、养老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支持与中医药相关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品牌建设。

二、关于“优化‘中医+生活’服务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基层中医药发展。一是实施“中医馆进基层”提质行动。新建38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省19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中医药服务四有”(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目标。对6个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的776个中医馆提质升级,在108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二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基层”培优行动。依托市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104个,持续开展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40个中医药常见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推广应用。全省县级及以上中医医院组织辖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532场次,培训基层中医药技术人员21313人,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明显提升。三是深化中医医院联基层建设行动。组织433支省、市级名中医团队,派出6808名医护人员,推进“百支名中医团队进基层”“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等,定点帮扶107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为176085人次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优质中医医疗服务可及性获得感不断提升。四是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弘扬。建设77个省级及以上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280个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28个学校开展端午艾草香,关注眼健康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惠及学生5000余人,增进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组织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和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300余场次,“中医夜市”火爆出圈,服务群众数十万人次,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居民的生产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委员们的建议,鼓励社会公益资源选取中医医疗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中药材品牌发展好的基层地区,进行中医村落、中医小院等中医药文旅医养融合新业态发展的探索。我们将选取可复制可推广案例进行全省宣传推介,助力中医康养事业在基层的发展。

三、关于“强化‘中医+文化’赋能保障”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旅与中医药康养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积极引导中医药康养旅游业态丰富创新,全力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品牌。一是《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十四五”时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各地发展医养结合的康养旅游,推动文旅与康养融合发展;二是省中医药局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在2022年联合公布了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及省级示范体验基地,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涵盖养神、养肺、养胃、养元、养身、养心等6条线路,涉及全省14个市(州)53个县(市区),串联68个中医药康养体验基地。20238月,省中医药局印发《湖南省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建设指南(试行)》,指导和加强全省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的规范化建设。202410月,省中医药局组织在株洲举办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推介活动,14家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现场展示了各自特色。三是省文化和旅游厅在2024年重点推出张家界仙踪林中医药文旅产业园、湖南天香生物大健康文旅产业园、醴陵市龙艾麒艾草种植非遗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有影响力和受游客喜欢的中医药康养类的湖南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目前,我省已有6项传统医药类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项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每年利用“非遗博览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六进’”等,开展义务诊疗传播交流活动,将传统医药类非遗资源与现代生活进行有效融入。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委员们建议,推动文化旅游与中医药康养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协助相关部门出台优待政策措施,也将在中医药康养旅游顶层设计、产品打造、项目建设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省文旅厅在编制全省专项文旅规划和“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时将中医药康养旅游纳入工作重点调研内容,在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实施工作中,将中医药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进行重点培育。是出台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张家界、铜官窑等中医药康养旅游目的地给予中医专家医生免景区门票等,营造尊重中医、重视中医的良好氛围。根据工作职能,发改部门负责对政府指导价景区的门票管理及优惠政策的制定,作为等级旅游景区的行业管理部门,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积极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出台针对知名中医专家的人才礼遇和优待政策,并按照工作职能督促景区落实相关政策规定,同时鼓励景区结合实际,对中医专家医生出台相应具体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积极协同省直相关部门指导中医药康养与文旅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利用通过挖掘本地医养资源等打造一批特色的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积极配合省直相关单位策划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增加高质量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推动传统医药服务群众大健康需求,让更多人感受传统医药文化之美。是积极支持文旅康养项目建设。在中央、省级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申报推荐工作中,对符合相关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条件的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支持。鼓励支持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参加中国文旅产业博览会、湖南国际旅游节、湖南旅发大会等节会,推介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湖南中医药康养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5年5月28日


|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85号提案的答复

3383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