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公立医院改革风生水起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时间:2015-01-31 00:00

        从2009年起,围绕“资源得优化、医院得改革、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的目标,一场新型医疗改革在株洲全面铺开。通过3年的摸索与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管办分开 1+1>2 

       一季度,300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城区8家公立医院的门诊、住院部,就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就医环境、医德医风等8个方面的内容,向就医者征询评价性意见。同时,由医疗专家与财务专家组成的督查小组深入公立医院,对费用控制情况进行检查。 
       这是株洲市公立医院首次接受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和控制费用情况督查。根据《株洲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今后,这种测评和督查将形成惯例。 
       去年9月成立的株洲市医管处,是政府专门办医机构。株洲市卫生局与市医管处分工协作,实行“管办分开”:卫生局重点从宏观上对公立医院管规划、管规模、管规矩;医管处则重点从微观上管资产、管人事、管运行。 
       “管办分开”后,8家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6家医院的CT、MRI、彩超三项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同比出现负增长。 

       信息化系统 就诊更便捷 

       “患者的相关信息将被记录在一张小小的电子卡片上,任意一家医院或社区服务中心都可调取。”株洲市中心医院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颜进取,描述了该市医疗信息化的一个方向。 
       据悉,涵盖株洲市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立医院与市卫生局、市政府信息中心的卫生医疗平台,将实现数据对接,健康档案数据共享。 
       在株洲市中心医院机房,信息化仪器无处不在。市卫生局卫生信息中心曾浩磊介绍:“中心医院的UPS供电机房,在我省是一流的。遇到停断电等突发情况,医院信息系统内所有的传输数据将不受任何影响。” 
       同样,信息化系统还将为住院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家属在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将记录其指纹信息。之后任何一次进病房探视,都必须通过指纹认证。擅自闯入,系统将自动报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门口的健康卫士 

       家住石峰区云峰阁社区的关桂华患有冠心病。今年初,她在家门口的响石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免费体检后,不时接到医生的电话,提醒她注意饮食和休息,还教她不少养身方法。 
       原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每个来做体检的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除了电话问候,社区医生还不定期上门提供卫生服务。这可让社区的嗲嗲娭毑暖到了心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费用低,老百姓享受到的却是医院的医疗水平和保姆式的关爱。”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尹雪生说,很多居民都选择把首诊放在了这里。 
       尹雪生称,响石岭街道有常住居民7.6万人,已建立5.4万份健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实行跟踪管理。如对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提供4次免费上门服务。 
       目前,株洲市建成2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1个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将基本卫生服务阵地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平台建到居民家门口,提供主动、便捷和全过程的社区卫生服务,这被国务院医改办誉为“医改株洲模式”。 
 
      【责任编辑:梁昌标】   

|

株洲公立医院改革风生水起

10103360